艾灸治疗宫寒的最佳时期为月经结束后3-7天及排卵期前,此时子宫内膜较薄且气血运行通畅,主要受月经周期、症状严重程度、个体体质及外界环境影响。
1、月经周期: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施灸,此时胞宫处于修复期,艾灸可促进气血充盈,避免经期操作导致经量异常。
2、症状程度:冬季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者需增加频次,连续施灸5-7天为1疗程,疼痛明显者可配合关元穴、八髎穴重点温熨。
3、体质差异:阳虚体质宜选择午时(11-13点)施灸,借助自然界阳气提升疗效;阴虚火旺者应缩短单次艾灸时间至15分钟以内。
4、环境温度:夏季三伏天施灸可借暑热之力驱散寒邪,但需保持室温26℃以上避免寒热交替刺激。
治疗期间避免生冷饮食,可配合每日热水泡脚20分钟增强疗效,若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应暂停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