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本质过敏症发病机制主要与牙本质小管暴露、神经末梢敏感化、牙釉质磨损、牙周组织退化等因素有关。
1、牙本质小管暴露牙釉质缺损或牙龈退缩导致牙本质小管开放,外界刺激通过流体动力学机制激活牙髓神经。可通过脱敏剂封闭小管或激光治疗降低敏感性。
2、神经末梢敏感化炎症介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使牙髓Aδ神经纤维阈值降低。使用含钾盐脱敏牙膏可抑制神经传导,严重时需行牙髓切断术。
3、牙釉质磨损机械磨损或酸蚀导致釉质结构破坏,常见于磨牙症或胃食管反流患者。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化亚锡的再矿化制剂。
4、牙周组织退化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萎缩使牙颈部暴露,冷热刺激直接作用于无保护牙本质。需控制牙周炎症,必要时进行牙龈移植手术。
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使用抗敏感牙膏刷牙时采用巴氏法,定期口腔检查可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