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调整环境、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丢失、散热障碍、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皮肤或冰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贴。
2、补充电解质饮用含钠钾的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小时不超过1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
3、调整环境保持通风环境,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室温至26℃以下。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
4、药物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等解暑药物。出现意识障碍需静脉补液治疗。
夏季外出应避开高温时段,佩戴遮阳帽并随身携带防暑药品。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环境温度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