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与肾阳虚是中医对肾脏功能失调的两种辨证分型,主要表现为肾阴不足与肾阳亏虚两类证候。
1. 肾阴虚:肾阴虚指肾中阴液亏耗,常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状,多与久病耗阴、房劳过度或热病伤阴有关,治疗需滋补肾阴,常用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
2. 肾阳虚:肾阳虚指肾中阳气虚弱,多见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阳痿早泄、腰膝冷痛等表现,常因年老体衰、久病伤阳或过食生冷所致,治疗宜温补肾阳,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
3. 核心差异:肾阴虚以虚热内扰为特征,肾阳虚以虚寒外显为特点,两者舌脉表现不同,阴虚者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者舌淡苔白脉沉迟。
4. 调护要点:肾阴虚者应避免熬夜辛辣,肾阳虚者须防寒保暖,两者均需节制房事,可配合艾灸肾俞、涌泉等穴位辅助调理。
出现相关症状建议至中医科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日常可食用黑芝麻、枸杞、山药等平补肝肾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