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拔除可能伤及头部神经,但概率较低,主要与拔牙位置、操作技术、个体解剖差异、炎症粘连等因素相关。
1、拔牙位置:智齿或下颌磨牙拔除时更易接近下牙槽神经,上颌后牙区可能涉及上牙槽后神经,术前影像评估可降低风险。
2、操作技术:规范操作能避免过度撬动或钻磨,使用微创拔牙器械可减少对周围神经的机械刺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至关重要。
3、解剖差异:约15%人群存在神经管走行异常,术前锥形束CT能清晰显示神经与牙根的三维关系,显著降低意外损伤概率。
4、炎症粘连:慢性根尖周炎可能导致牙根与神经粘连,急性期拔牙易引发神经水肿,建议控制感染后再行拔牙手术。
若术后出现持续唇颊麻木或刺痛,需及时复查,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可辅助恢复,多数神经损伤在3-6个月内自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