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间皮肤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疥疮感染、特应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杀虫处理、局部用药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脱屑伴轻度瘙痒。建议家长每日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肤乳,避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
2、过敏反应接触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引发组胺释放,常见瘙痒伴红色丘疹。家长需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3、疥疮感染疥螨在夜间活动加剧瘙痒,指缝、腕部可见灰白色隧道样皮损。需隔离患儿并用硫软膏全身涂抹,家庭成员同步治疗,衣物需沸水烫洗。
4、特应性皮炎遗传因素导致皮肤屏障缺陷,表现为肘窝腘窝对称性红斑。可能与FLG基因突变有关,需长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
避免穿着化纤衣物,保持室温20-24℃减少汗液刺激,瘙痒剧烈时可临时冷敷。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皮肤破溃需就诊儿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