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破溃可能引发感染、出血、恶病质及肿瘤扩散等危害,需立即就医处理。
1、感染:破溃后皮肤屏障破坏,细菌易侵入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表现为红肿、化脓、发热,需清创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莫匹罗星软膏。
2、出血:肿瘤侵蚀血管可能引起持续性渗血或大出血,伴随贫血、休克,需压迫止血或介入栓塞,药物如氨甲环酸、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可辅助治疗。
3、恶病质:破溃后机体消耗加剧,导致严重营养不良、代谢紊乱,需肠内外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氨基酸及高热量制剂。
4、肿瘤扩散:破溃区域可能成为癌细胞转移通道,增加淋巴或血行播散概率,需结合放化疗控制进展,药物如顺铂、紫杉醇、贝伐珠单抗。
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遵医嘱进行抗肿瘤治疗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营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