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患者需挂内分泌科或神经外科,常见病因包括激素分泌异常、基因突变、下丘脑调控失衡及垂体细胞增生,优先考虑内分泌科初诊评估激素水平。
1. 内分泌科垂体瘤多伴随激素分泌紊乱,内分泌科可通过血液检测评估生长激素、催乳素等水平,确诊后可能使用溴隐亭、卡麦角林或奥曲肽等药物调节激素分泌。
2. 神经外科肿瘤压迫视神经或体积较大时需神经外科干预,常见术式包括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和开颅手术,术前需结合MRI明确肿瘤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
3. 影像学科垂体MRI是诊断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与侵袭范围,增强扫描能鉴别微腺瘤与大腺瘤,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4. 放疗科术后残留或复发肿瘤可能需放射治疗,伽马刀或质子治疗可精准靶向病灶,但需警惕垂体功能减退等远期并发症。
确诊后应定期复查激素水平与影像学,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垂体卒中,饮食注意控制钠摄入以防尿崩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