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患者术中发生尿崩症可能与手术操作损伤垂体后叶、肿瘤压迫下丘脑、术中牵拉神经垂体或医源性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需通过严密监测尿量、电解质及激素替代治疗干预。
1、手术损伤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垂体后叶或垂体柄,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受阻。表现为突发多尿、低比重尿,需静脉补充去氨加压素,监测每小时尿量及血钠水平。
2、肿瘤压迫大型垂体瘤术前已压迫下丘脑-垂体通路,术中进一步干扰激素分泌。常伴视野缺损或头痛,需术前评估内分泌功能,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减少损伤。
3、神经牵拉术中牵拉神经垂体导致暂时性功能障碍。多为一过性尿崩,可选用醋酸去氨加压素鼻喷雾剂,配合限制水分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
4、激素失衡医源性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发渗透性利尿。需检测血浆渗透压,严重时使用长效加压素类似物,逐步调整至维持剂量。
术后需持续监测尿量及血钠变化,维持液体出入量平衡,避免快速纠正引发脑水肿,必要时内分泌科随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