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增生性肠息肉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但完全根治存在一定难度。处理方式主要有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手术干预。
1、内镜下切除直径较小的息肉可通过结肠镜下电切或黏膜切除术清除,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每1-2年需复查肠镜。
2、药物治疗部分炎性息肉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抗炎药物,或配合叶酸补充。药物治疗需持续监测胃肠反应。
3、定期随访对于暂未处理的微小息肉或术后患者,需每6-12个月进行肠镜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动态观察息肉变化情况。
4、手术干预息肉密集分布或癌变风险较高时,可能需行肠段切除术。术后仍需长期随访,预防复发。
建议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戒烟戒酒并控制体重,可降低息肉复发概率。出现便血或腹痛加重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