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胰腺癌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治疗等方式干预。疾病多由胰腺癌转移至肝脏、腹膜、肺部等部位引起,通常伴随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
1、化疗: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常用方案,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过快有关,表现为CA19-9指标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药物。
2、靶向治疗:厄洛替尼适用于EGFR基因突变患者,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异常有关,常见胸腹水症状。需在基因检测后使用厄洛替尼、奥拉帕利等靶向药物。
3、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可能与免疫逃逸机制相关,易出现乏力发热。需通过生物标志物检测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4、姑息治疗:包括胆道支架置入缓解梗阻,可能与转移灶压迫有关,多伴随严重疼痛。需联合镇痛药物与营养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治疗期间建议少量多餐,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营养状态,疼痛评分超过4分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