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母体内通常不会排便,胎粪一般会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排出。胎儿肠道内的胎粪由脱落细胞、羊水等物质构成,孕期主要通过胎盘代谢废物。
1、胎粪形成胎儿16周起肠道开始产生墨绿色胎粪,主要含胆汁、羊水成分和肠道脱落细胞,这些物质在无菌环境中逐渐累积。
2、宫内排泄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可能导致宫内排便,羊水污染分为Ⅲ度,Ⅰ度浅绿色提示慢性缺氧,需加强胎心监护。
3、排出机制新生儿通过吮吸反射刺激肠道蠕动,出生后24小时内应完成首次排便,延迟排出需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
4、异常处理胎粪吸入综合征多见于过期产儿,表现为呼吸困难伴三凹征,需立即进行气道清理和呼吸支持治疗。
孕妇应定期产检监测胎动变化,发现羊水异常及时就医,新生儿排便延迟或异常需儿科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