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高血压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建议定期监测血脂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调脂药物。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脂高盐饮食会导致脂质沉积,需减少动物内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时可配合依折麦布、普罗布考等药物。
3、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减缓代谢,每周应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已出现血管斑块者需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4、高血压血管长期高压状态易损伤内皮,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相关,表现为头晕胸闷,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控制。
日常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戒烟并保持规律作息,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血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