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分为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肝郁化火证四种证型,可通过清热利湿、健脾祛湿、养血润燥、疏肝泻火等方法调理。
1、湿热浸淫证多发于急性期,皮疹潮红渗液,舌红苔黄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芩、栀子、车前子,配合马齿苋外洗。避免辛辣油腻饮食。
2、脾虚湿蕴证表现为反复发作、皮损暗淡,舌胖有齿痕。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常用茯苓、白术、薏苡仁,可辅以山药粥食疗。注意腹部保暖。
3、血虚风燥证慢性期多见,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当归饮子主之,药用当归、白芍、何首乌,配合芝麻油外涂。忌过度洗浴。
4、肝郁化火证情志波动时加重,伴口苦胁痛。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柴胡、栀子、牡丹皮,可饮用菊花决明子茶。保持情绪舒畅。
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避免搔抓刺激,穿着棉质透气衣物,发作期减少海鲜等发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