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细菌感染性腹泻通常由饮食污染、卫生习惯不良、肠道菌群失衡、沙门菌或大肠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益生菌调节、抗生素治疗等方式干预。
1. 饮食污染食用被细菌污染的辅食或奶制品是常见诱因,建议家长严格消毒奶瓶餐具,避免喂食生冷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2. 卫生习惯婴幼儿手口接触频繁易导致病原体传播,家长需加强洗手清洁,玩具定期消毒,伴随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肠道。
3. 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时,致病菌过度繁殖引发腹泻,表现为水样便伴黏液,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必要时进行便常规检查。
4. 病原体感染沙门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血便、高热,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家长应记录宝宝排便次数和性状,腹泻期间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若出现持续呕吐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