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正常范围为35-45毫米汞柱,超过45毫米汞柱可视为超标,主要与呼吸功能异常、代谢紊乱、药物影响、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有关。
1、呼吸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或呼吸中枢抑制会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嗜睡、头痛,可通过无创通气改善,相关药物包括乙酰唑胺片、茶碱缓释片、纳洛酮注射液。
2、代谢紊乱严重代谢性碱中毒时机体代偿性保留二氧化碳,伴随手足抽搐、心律失常,需纠正原发病,可使用氯化铵注射液、精氨酸注射液、碳酸氢钠片。
3、药物影响阿片类药物或镇静剂过量会抑制呼吸中枢,出现瞳孔缩小、呼吸减慢,需使用纳洛酮拮抗,相关药物包括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氟马西尼注射液、多沙普仑注射液。
4、慢性肺部疾病慢阻肺患者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二氧化碳蓄积,典型表现为桶状胸、杵状指,需长期氧疗,常用药物有噻托溴铵粉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氨茶碱片。
日常需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定期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合并基础肺部疾病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