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乳突炎多数情况下属于可治愈的炎症性疾病,严重程度与病程进展及并发症相关,主要评估因素包括听力损伤程度、是否合并感染扩散以及骨质破坏情况。
1、早期表现:鼓室积液导致耳闷胀感和轻度传导性耳聋,可通过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缓解咽鼓管水肿,或口服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改善积液引流。
2、进展期症状:持续积液可能引发中耳粘连和乳突气房黏膜增厚,需行鼓膜穿刺抽液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严重者需鼓膜置管术维持通气。
3、并发症风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乳突骨膜下脓肿,表现为耳后红肿热痛,需静脉输注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必要时行乳突切开引流术。
4、慢性病变:长期未愈可能发展为鼓室硬化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需高分辨率CT评估骨质破坏程度,择期行乳突根治术或鼓室成形术。
建议出现持续性耳闷或听力下降时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注意做好耳压平衡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