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超声检查报告需重点关注疝囊位置、内容物性质、缺损大小及并发症表现,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腹股沟区异常回声、肠管或网膜疝入情况、疝环直径及是否存在嵌顿征象。
1、疝囊位置超声图像会标注疝囊位于腹股沟管或阴囊区域,右侧发病率高于左侧,需确认是否跨越腹壁下动脉区分直疝与斜疝。
2、内容物性质报告会描述疝内容物为肠管、网膜或液体,肠管疝入可见肠壁分层结构,网膜疝入呈高回声团块,液体聚集则提示鞘膜积液可能。
3、缺损大小测量数据中疝环直径超过15毫米需警惕自愈可能性降低,婴幼儿疝环小于5毫米存在自然闭合机会。
4、嵌顿征象若报告提及肠管扩张、血流信号减弱或腹腔游离液体,提示可能发生嵌顿需紧急处理。
家长需携带报告及时就诊小儿外科,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腹压,1岁内患儿可尝试疝气带保守观察,但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