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严重受损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盆底肌损伤通常由分娩创伤、慢性腹压增高、年龄因素、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每日重复进行收缩放松练习,需持续3个月以上。适用于轻度松弛,可改善压力性尿失禁。
2、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可视化指导收缩力度,帮助建立正确运动模式。通常需10-15次疗程,对协调性差者效果显著。
3、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流被动激活肌肉纤维,适用于肌力0-2级患者。可能与神经传导障碍有关,表现为无法自主收缩,可配合磁刺激增强疗效。
4、手术治疗重度脱垂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或经阴道网片植入术。多与多次分娩导致韧带撕裂有关,常伴随膀胱直肠膨出,术后需结合康复训练。
避免提重物及长期咳嗽,增加富含优质蛋白饮食,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会阴不适,症状加重时须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