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危险期一般为发病后3-7天,实际时间受到梗死面积、并发症发生、基础疾病控制、治疗及时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梗死面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危险期可能延长至2周,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警惕脑疝形成。临床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降颅压,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2、并发症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会延长危险期。早期需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加强呼吸道管理,出现发热需及时进行痰培养检查。
3、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加重脑水肿。危险期内应将血压维持在较发病前稍高水平,空腹血糖控制在8-10mmol/L较为适宜。
4、治疗时机溶栓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危险期相对缩短。错过时间窗者需加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药物。
危险期内建议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饮食以低盐低脂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