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介入手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体位调整、物理疗法、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术后疼痛通常由手术创伤、局部炎症反应、神经刺激、个体差异等因素引起。
1、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药物需排除消化道溃疡等禁忌症,可能出现头晕或胃肠道不适。
2、体位调整:保持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避免右侧卧位压迫手术区域。使用腹带支撑减少牵拉痛,每2小时缓慢变换体位预防压疮。
3、物理疗法:术后48小时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72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阻断痛觉传导,需由康复师操作。
4、心理疏导:焦虑情绪会降低痛阈,可通过呼吸训练、音乐疗法缓解紧张。疼痛评分持续超过4分需及时告知医护。
术后24小时内需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咳嗽增加腹压,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脂普食,2周内禁止提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