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可能出现少量盆腔积液,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盆腔积液主要与卵泡液排出、腹膜分泌增加、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
1. 卵泡液排出排卵时卵泡破裂释放卵泡液,少量液体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超声检查可见液性暗区,通常无须治疗。
2. 腹膜分泌增加排卵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腹膜分泌增多,可能导致盆腔短暂性积液,一般2-3天自行吸收。
3. 盆腔炎症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周期性出血导致积液,常伴随痛经、性交痛,需通过腹腔镜手术或口服地诺孕素等药物治疗。
建议排卵期后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