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通过多饮水休息、服用对症药物、物理降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凉、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休息保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保持8小时睡眠,有助于促进代谢和免疫恢复。生理性因素无须用药,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
2、服用对症药物病毒感染可选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复方氨酚烷胺片等抗病毒药物,伴随发热时需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
3、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辅助降温。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4、就医治疗持续高热3天或出现脓涕、胸痛等症状时,可能与细菌性鼻窦炎、肺炎等继发感染有关,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感冒期间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新鲜果蔬,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