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发热多出现于午后至傍晚,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夜间盗汗是典型伴随症状。
1、午后低热结核分枝杆菌释放的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下午3-5点出现体温上升,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2、傍晚升温炎症反应积累使傍晚6-8点体温达峰值,伴随乏力症状,需联合乙胺丁醇、链霉素等二线药物进行规范化疗。
3、夜间盗汗入睡后2-3小时因植物神经紊乱出现大汗淋漓,需保持卧室通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配合莫西沙星等辅助用药。
4、清晨退热凌晨4-6点体温自行下降至正常,但病灶未消除时会反复发热,需完成6-9个月全程治疗。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每日开窗通风3次,接触者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