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中医治疗和调养方法主要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脂肪肝通常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痰湿内阻、正气不足等原因引起。
1、疏肝理气:情志不畅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胁肋胀痛、情绪抑郁。可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常见药物有柴胡、香附、陈皮等。日常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2、健脾化湿:脾虚湿盛可能引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可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常见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等。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
3、活血化瘀:气血瘀滞可能导致胁肋刺痛、舌质紫暗。可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常见药物有当归、川芎、桃仁等。适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
4、补肾益精:肾精不足可能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常见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脂肪肝患者可适量食用山楂、薏苡仁、冬瓜、燕麦等食物,也可遵医嘱服用柴胡疏肝丸、参苓白术散、血府逐瘀胶囊、六味地黄丸等药物。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