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乙肝可通过母婴阻断治疗、免疫球蛋白注射、抗病毒药物治疗、定期肝功能监测等方式干预。感染通常由母婴垂直传播、分娩过程暴露、母乳喂养传播、医疗器械污染等原因引起。
1、母婴阻断治疗出生后12小时内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率超过90%。需完成0-1-6月三针全程接种。
2、免疫球蛋白注射高滴度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中和游离病毒,适用于母亲HBeAg阳性或高病毒载量者,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注射。
3、抗病毒药物治疗对高病毒载量患儿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需持续监测病毒学应答和肾功能。
4、定期肝功能监测每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HBV-DNA及转氨酶,评估免疫清除状态,警惕肝硬化或肝癌发生。
家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干预,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行为,哺乳前需评估母亲乳头皲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