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原因主要有母婴垂直传播、分娩过程接触血液、医源性感染、母乳喂养传播四种途径。
1、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时传播概率较高。建议孕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2、分娩感染分娩时接触母亲血液和阴道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建议HBsAg阳性孕妇选择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尽快完成主动+被动联合免疫。
3、医源性感染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感染。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新生儿护理应使用一次性物品,避免共用注射器等器具。
4、母乳传播母乳中含有乙肝病毒可能通过消化道黏膜感染。建议母亲病毒载量高时避免母乳喂养,新生儿完成免疫程序且母亲病毒量低时可谨慎哺乳。
所有新生儿均应按规定完成0-1-6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需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必要时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