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主要与病毒复制状态、肝功能代偿能力、是否规范治疗等因素有关。未经干预的慢性乙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规范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
1、病毒活动度高病毒载量会加速肝纤维化进程,需定期监测HBV-DNA水平,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控制复制。
2、肝脏储备Child-Pugh分级评估肝功能,代偿期患者通过护肝治疗可长期稳定,失代偿期需考虑肝移植。
3、并发症防控门脉高压患者需预防消化道出血,合并腹水者限制钠盐摄入,肝癌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
4、治疗依从性持续规范用药可抑制病毒,擅自停药易导致耐药和病情反复,干扰素治疗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甲状腺功能。
建议乙肝患者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