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脑疫苗后常见反应包括局部红肿、低热、食欲减退等,多数属于正常免疫应答。主要表现有注射部位硬结、体温37.5℃左右波动、轻微烦躁或嗜睡,通常2-3天自行缓解。
1、局部反应:
约15%-25%婴幼儿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直径多小于3厘米,可能伴触痛。可用冷敷缓解肿胀,避免抓挠或热敷,一般48小时逐渐消退。若持续扩大或化脓需就医。
2、发热反应:
10%-30%接种者可能出现37.5℃-38.5℃低热,多发生在接种后6-8小时。建议多饮水、减少衣物散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持续高热或惊厥需立即就诊。
3、消化道症状:
部分宝宝会出现短暂食欲下降、轻微腹泻或呕吐,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有关。保持清淡饮食,少量多次喂养,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症状超过24小时不缓解应咨询
4、神经系统反应:
极少数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表现,通常程度较轻且短暂。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出现持续哭闹、抽搐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
5、过敏反应:
罕见情况下会发生皮疹、面部肿胀等过敏表现,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接种后需留观半小时,发现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并送医。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期间可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有助于减轻免疫反应。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或局部红肿扩散超过5厘米,需立即前往医院儿科或急诊科就诊。日常护理中注意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点,便于医生准确评估疫苗反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