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皮下出血、晕针、感染等,多数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
1、局部疼痛进针时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短暂刺痛,操作后持续疼痛可能与针刺深度或手法不当有关,通常热敷可缓解。
2、皮下出血针具刺破毛细血管会形成淤青,凝血功能异常者更易发生,24小时内冷敷可减轻症状。
3、晕针紧张或空腹状态下可能出现头晕冷汗等迷走神经反射症状,立即平卧并饮用糖水可恢复。
4、感染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局部红肿化脓,需用碘伏消毒并外涂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治疗,施针前告知医生过敏史与基础疾病,治疗后避免立即沐浴或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