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后出血可能由激素波动、子宫内膜修复延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原因引起。
1、激素波动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点滴出血,通常无须治疗,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
2、子宫内膜修复延迟经期结束后子宫内膜未完全修复可能引起褐色分泌物,可观察1-2周,避免剧烈运动刺激子宫。
3、子宫肌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常伴随经量增多和腹痛,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氨甲环酸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4、子宫内膜息肉多由慢性炎症或激素异常导致,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和分泌物异常,需通过宫腔镜切除或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摄入生冷食物,出血持续超过10天或伴随严重腹痛需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