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在病情稳定、完成规范治疗且经医生评估后通常可以生育。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病情控制情况、药物使用安全性、母婴传播风险及患者身体状况。
1. 病情控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推迟生育,完成抗结核治疗且痰菌转阴6个月以上可降低传染风险。治疗方案通常包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
2. 药物安全性:部分抗结核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备孕前需调整为乙胺丁醇等妊娠安全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 传播风险:肺结核可通过呼吸道传染,孕期需加强防护避免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需接种卡介苗并进行预防性治疗。
4. 身体评估:妊娠可能加重心肺负担,需通过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评估病情稳定性,合并肺毁损等严重病变者需谨慎。
建议计划妊娠前接受结核病专科医生评估,孕期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保证营养摄入并避免密切接触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