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转移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性手术、局部消融等方式治疗。肝癌晚期转移通常由肿瘤侵袭性强、肝功能储备不足、血管侵犯、多灶性生长等原因引起。
1、靶向治疗使用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等药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能与VEGF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腹水、黄疸。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蛋白尿。
2、免疫治疗采用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PD-1抑制剂,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相关,表现为乏力、癌性发热。治疗期间需评估免疫相关性肺炎风险。
3、姑息性手术针对孤立转移灶实施肝动脉结扎或肿瘤减容术,多因肿瘤压迫胆管引发梗阻性黄疸。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及疼痛管理。
4、局部消融对骨转移灶进行射频消融或放射性粒子植入,常伴随病理性骨折风险。操作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及病灶位置。
建议采用高蛋白低脂饮食配合适度活动,疼痛剧烈时可考虑吗啡缓释片镇痛,所有治疗需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