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肾积水可能由生理性尿路扩张、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狭窄、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等原因引起,多数为暂时性现象,少数需出生后进一步评估。
1、生理性扩张妊娠中晚期胎儿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暂时性肾盂轻度扩张,通常出生后1年内自行消退,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超声监测。
2、膀胱反流胎儿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瓣膜功能未成熟可能导致尿液反流,超声显示肾盂输尿管全程扩张,出生后需进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确诊,轻度反流可通过预防性抗生素控制感染。
3、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局部发育异常导致梗阻,超声可见肾盂扩张伴输尿管上段增宽,出生后需通过核素扫描评估分肾功能,重度狭窄需行输尿管再植术。
4、先天梗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肌肉发育异常引发进行性积水,产前超声显示肾盂前后径超过10毫米,出生后需根据肾功能选择肾盂成形术或保守观察。
孕期发现肾积水应每4周复查超声,出生后48小时内需完成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哺乳期母亲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胎儿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