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发烧39℃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退热、感染控制等方式治疗。产后发热可能与产褥感染、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覆盖。
2、补液治疗增加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摄入,预防脱水,哺乳期产妇需维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液体量,有助于促进代谢和乳汁分泌。
3、药物退热哺乳期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安全退热药,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用药期间建议暂停哺乳。
4、感染控制针对不同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治疗产褥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乳腺炎,需完成全程用药并复查血常规。
产妇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观察恶露性状与乳房胀痛情况,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暂停母乳喂养并定时排空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