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长期存在可能引发胆管炎、肝硬化、胆管癌等并发症,需通过药物溶石、内镜取石、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胆管炎风险结石阻塞胆管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热、黄疸、右上腹痛。可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熊去氧胆酸控制感染,严重时需内镜引流。
2、肝硬化进展长期胆汁淤积损伤肝细胞,可能引发门脉高压。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使用水飞蓟宾、多烯磷脂酰胆碱保护肝细胞。
3、胆管癌概率慢性炎症刺激增加胆管上皮恶变风险。建议每半年进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和影像学筛查。
4、营养吸收障碍胆汁排泄受阻影响脂肪消化,可能伴随维生素A/D/E/K缺乏。需补充中链甘油三酯及脂溶性维生素制剂。
长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每3-6个月复查肝胆超声及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