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可能引起脑水肿,两者存在病理关联。脑积水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可能引发脑水肿,主要机制包括脑脊液压力增高、脑组织受压缺血、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炎症反应。
1、压力增高脑积水使脑脊液在脑室内积聚,颅内压持续升高,导致脑组织间液回流受阻。可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降低压力,药物可选乙酰唑胺片、呋塞米片、甘露醇注射液。
2、缺血缺氧脑室扩张压迫周围血管,局部脑血流量减少引发细胞水肿。需改善脑微循环,可使用尼莫地平片、长春西汀注射液,严重时需行减压颅骨切除术。
3、代谢紊乱脑脊液成分改变导致神经元离子泵功能障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癫痫发作。需纠正电解质失衡,药物包括苯妥英钠片、丙戊酸钠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4、炎症反应继发于感染或出血的脑积水可能诱发神经胶质细胞炎性水肿。需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免疫球蛋白。
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时应立即就诊,监测每日出入水量并保持头高位休息,避免剧烈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