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鼓膜置管术、病因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由反复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红霉素等抗生素;伴有积液时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
2、鼓膜置管术:对于反复发作或持续积液超过3个月的患儿,建议家长考虑鼓膜切开置管术。该手术能有效引流中耳积液,改善听力下降症状。
3、病因治疗:家长需排查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诱因。腺样体切除术可减少病原体定植,鼻腔冲洗能缓解过敏导致的咽鼓管阻塞。
4、日常护理:家长需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哺乳期保持正确喂养姿势。急性发作期可用温热毛巾敷耳部,但禁止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
建议定期监测患儿听力发育,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感冒后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以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