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部分患者可自愈,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自愈概率与咽鼓管功能恢复、积液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1、轻度积液早期浆液性积液可能通过咽鼓管自行引流,建议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可尝试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
2、病程较短发病3周内的急性期患者自愈率较高,需观察听力变化,避免感冒或鼻窦炎等诱因加重病情。
3、儿童患者儿童因咽鼓管发育不完善自愈率较低,家长需关注其听力反应,若持续存在耳闷或语言发育迟缓应及时就诊。
4、黏稠积液慢性期胶冻样积液难以自行吸收,可能需鼓膜穿刺或置管治疗,长期未愈可能导致鼓室硬化等并发症。
建议避免吸烟环境及高空飞行等气压变化活动,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龙马滴剂等黏液促排剂,合并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