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心包穿刺引流、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急性心包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减少心脏负荷。疼痛明显时可采取半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炎症反应。
2、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常用布洛芬缓解疼痛,细菌感染需用头孢曲松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用泼尼松控制炎症。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3、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量超过500毫升或出现心脏压塞时需紧急穿刺引流。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同时送检积液明确病因。
4、外科手术反复发作的缩窄性心包炎需行心包切除术。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心包炎可考虑心包开窗术缓解症状。
治疗期间需低盐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受凉感冒诱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