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传染给孩子的概率较低,但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共用物品传播、母乳喂养传播等途径。
1. 母婴传播:妊娠期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可能通过胎盘将螺旋体传染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建议孕妇在孕早期完成梅毒筛查,确诊后立即接受青霉素治疗。
2. 密切接触: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患者活动性皮损渗出液可能传播,家长需避免与孩子共浴或皮肤伤口接触。二期梅毒患者的扁平湿疣具有强传染性,需及时就医。
3. 共用物品: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毛巾、餐具等物品可能间接传播,家长需做好个人物品消毒隔离。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常规消毒即可灭活。
4. 母乳传播:母亲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破损时,母乳喂养存在理论传播风险。建议活动性梅毒患者暂停母乳喂养,经规范治疗且血清学转阴后可恢复。
确诊梅毒后应避免与孩子亲密接触直至完成治疗,家庭成员需同步筛查,日常注意衣物分开洗涤、伤口妥善包扎,治疗期间遵医嘱定期复查血清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