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色素沉着、周围神经病变等,病情发展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1. 急性期:误服砷化物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剧烈呕吐、米汤样腹泻,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抽搐甚至昏迷,常伴蒜臭味口气和金属味觉。
2. 亚急性期:暴露后数周出现手足掌角化过度、指甲出现白色横纹,伴随四肢麻木刺痛等末梢神经炎表现,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
3. 慢性期:长期接触者可见皮肤青铜色色素沉着、手掌脚底疣状增生,可能诱发皮肤癌和膀胱癌,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肢体震颤。
4. 特殊表现:孕妇接触可能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儿童中毒易出现溶血性贫血,吸入砷化氢气体可引发急性肾衰竭伴血红蛋白尿。
怀疑砷中毒应立即脱离接触源,急性中毒者需急诊洗胃并使用二巯丙磺钠等解毒剂,慢性中毒患者应定期监测尿砷含量并补充硒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