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腮风疫苗后发热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疫苗反应、继发感染、脱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包裹过厚衣物。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家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
3、观察症状:家长需监测患儿精神状态、进食情况,记录发热持续时间。若出现皮疹扩散、嗜睡、抽搐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疫苗相关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4、及时就医: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40摄氏度,需排查中耳炎、肺炎等继发感染。幼儿出现拒食、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应立即就诊。
疫苗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补充水分,选择易消化食物。若发热伴随接种部位红肿热痛,可冷敷处理但禁止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