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膜炎通常由运动损伤、感染、慢性劳损、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停止运动并限制患肢活动,使用支具或弹力绷带固定关节,避免炎症加重。慢性劳损引起的骨膜炎需调整运动强度。
2、物理治疗炎症稳定后可进行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48小时后可冰敷缓解肿胀疼痛,恢复期采用热敷帮助炎症吸收。
3、药物治疗细菌感染需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4、手术治疗慢性骨膜炎伴骨质增生需行骨赘切除术,化脓性骨膜炎需切开引流,术后配合抗生素治疗。免疫性疾病相关骨膜炎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治疗期间建议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康复期逐步进行低强度运动,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导致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