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和手上起水泡可能由接触性皮炎、汗疱疹、单纯疱疹、天疱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1、接触性皮炎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小水泡,伴明显瘙痒。避免接触致敏原后,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缓解症状。
2、汗疱疹手足多汗或精神紧张诱发汗管阻塞,形成深在性小水泡,伴有灼热感。保持皮肤干燥凉爽,必要时使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促进角质剥脱。
3、单纯疱疹HSV病毒感染引起簇集性透明水泡,常见于口周或手指,具有传染性。需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
4、天疱疮自身抗体攻击皮肤桥粒蛋白导致松解性大疱,尼氏征阳性。需系统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结合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出现水泡后避免抓挠,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伴随发热或大面积溃烂需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