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小症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碘缺乏、甲状腺发育异常、垂体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营养支持、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合成酶基因突变,表现为出生后生长迟缓、智力障碍。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定期评估发育指标。
2、孕期碘缺乏母亲妊娠期严重缺碘会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导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孕产妇需保证碘盐摄入,患儿出生后需立即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甲状腺发育异常甲状腺缺如或异位可能导致激素分泌不足,常伴随皮肤干燥、体温偏低。需通过超声确诊,并早期使用甲状腺片进行替代治疗。
4、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合并其他激素缺乏。需检测垂体功能,联合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治疗。
确诊后应尽早规范治疗,加强生长发育监测,同时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食用抑制甲状腺功能的食物如卷心菜、木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