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呆小症胎儿在B超检查中可能表现为头围较小、四肢短小、骨骼发育迟缓等特征。呆小症,又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胎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因可能与遗传、母体碘缺乏、甲状腺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1、遗传因素
呆小症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甲状腺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异常。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的孕妇需特别注意,建议在孕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2、环境因素
母体碘缺乏是呆小症的重要诱因之一。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孕期碘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孕妇应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碘,可通过食用加碘盐、海产品等方式补充。
3、生理因素
胎儿甲状腺发育异常或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呆小症。孕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减)也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妇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甲状腺激素。
4、病理因素
呆小症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如母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这类疾病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胎儿发育。孕妇若患有相关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监测。
5、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对于确诊的呆小症胎儿,出生后需尽早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旋甲状腺素(L-T4)。
- 手术治疗:若胎儿存在甲状腺结构异常(如甲状腺缺如),可能需要在出生后进行手术干预。
- 饮食调理:孕妇应保证均衡饮食,特别是碘的摄入。可多食用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
- 定期监测:孕期及产后需定期进行B超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保胎儿及新生儿发育正常。
呆小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孕妇应重视孕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确保碘摄入充足,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和监测。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呆小症的发生风险,保障胎儿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