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创伤性中耳炎形成积液的判断依据主要有鼓膜内陷、听力下降、耳闷胀感、鼓室积液征。积液通常由气压骤变、咽鼓管功能障碍、急性炎症反应、黏膜分泌亢进等原因引起。
1、鼓膜内陷鼓膜向中耳腔内凹陷,光锥变形或消失,可能因气压失衡导致咽鼓管通气功能受阻,需结合耳内镜或声导抗检查确认。
2、听力下降传导性听力减退多呈低频下降,积液阻碍听骨链振动所致,纯音测听显示气骨导差增大,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龙马滴剂等黏液促排剂。
3、耳闷胀感耳部堵塞感伴随自听增强,与积液压力改变有关,急性期可尝试捏鼻鼓气法,若无效需采用鼓膜穿刺或置管术。
4、鼓室积液征耳镜检查见琥珀色液平面或气泡,声导抗呈B型曲线,提示浆液性渗出,可联合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
避免潜水或飞行等气压变化活动,保持鼻腔通畅,出现持续耳鸣或眩晕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评估鼓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