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憋尿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流不畅、免疫力下降、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憋尿时尿液滞留,膀胱内细菌繁殖概率增加,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建议及时排尿,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2、尿流不畅长期憋尿导致膀胱肌张力下降,排尿时尿液无法完全排空,残留尿液成为细菌培养基。可通过定时排尿训练改善,严重时需使用坦索罗辛、托特罗定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
3、免疫力下降疲劳或压力等因素降低免疫力时,憋尿更易诱发感染。建议保持充足睡眠,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剂。
4、解剖结构异常存在尿路梗阻或畸形时,憋尿会加重感染风险。可能伴随排尿困难、腰痛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严重者需手术解除梗阻。
日常应养成定时排尿习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久坐,女性排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会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