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可通过血液检查辅助诊断,常用检测方法有肿瘤标志物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基因检测、血常规异常提示等。血液检查对部分癌症早期筛查和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但确诊仍需结合影像学或病理检查。
1、肿瘤标志物特定蛋白质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升高可能提示肝癌、肠癌,但炎症或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异常。临床常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循环肿瘤细胞通过捕捉血液中脱落的癌细胞进行检测,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转移监测较敏感。检测技术包括微流控芯片分离、免疫磁珠富集等方法。
3、基因检测检测血液中肿瘤DNA片段突变情况,适用于肺癌靶向治疗前EGFR基因检测。液体活检技术对肿瘤分子分型和耐药监测具有独特优势。
4、血常规异常白血病可能出现白细胞异常增殖,骨髓瘤可导致球蛋白升高。血液三系变化需结合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针对性癌症筛查,发现血液指标异常时及时到肿瘤科就诊,避免自行解读检查结果延误病情。